...
当前高校美育课程,普遍是由美学、艺术学基础理论和诸艺术门类素材、案例等搭建的一个知识“市集”。学生听到的概念和术语,一般会涉及美学、文学、戏剧、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雕塑、建筑、摄影、工艺美术、影视艺术、环境艺术以及新媒介艺术等类属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,在这样的课堂里只是无所适从的旁观者。教师看似懂得很多,其实对其所讲述的大多数内容缺乏深切感知和实践感悟,只是充当了“念稿人”角色。这种状况必须设法改变。...
学生来自不同家庭,有着不同的成长历程和学习历程,其学习态度、学习基础、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。要让学生都能有效参与提问互动,教师作为问题的预设者,就要尊重这些差异,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,基于其个人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,设计因人而异的问题,提问不同的学生。对程度较好的学生,可设计提问一些较难的问题;对程度相对差一些的学生,可设计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。让学生们都能在精心的有爱预设中,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,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收获个性成长,增强信心,激发继续学习的欲望。...
...
教师是依法治教的直接推动者,也是依法执教的具体实践者。但受“师道尊严”“严师出高徒”等传统观念影响,一些教师曲解了“严”的概念,违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,歧视学生、辱骂学生、体罚学生等违法现象仍有存在,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这些行为反映出部分教师法治观念淡薄、法律素养不高。...